服务热线:400-8098-313
制药巨头成长史分析,国内创新Biotech将何去何从?

阅读量:0

Biotech通常为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,没有稳定的利润支撑,商业化能力较为欠缺的公司。


正是这种天然的劣势,绝大多数的Biotech是在科学与资本碰撞中发展,在这一过程中,它们会寻求与制药巨头合作,通过成功的交易或研发合作创造收入,再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使管线多样化。


其中,一部分优质Biotech被MNC并购,如基因泰克和新基;也有成功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商业化能力的Biopharma,安进、吉利德、渤健、再生元则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
本文通过描述美国几大Biopharma成长历程,包括发展史、主要产品、在研管线等方面,希望对国内Biotech有所启发。


表1 安进、吉利德、渤健、再生元基本情况概览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633.png

注:市值截至2023年2月16日(亿美元)


安进:

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,

专注于未满足的领域


发展历程


1980年,四位投资人利用筹集到的8万美元的原始投资,正式开始运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——安进。


1989年,安进迎来了首款上市药品EPO(促红细胞生成素,商品名Epogen),第二年销售额就飙升至1.4亿美元;1991年,第二款重磅产品非格司亭(Neupogen)获批上市,至此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。


2000年后,安进拥有充裕的现金开始推动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,同时也积极进行并购来快速扩充短线,其中最成功案例就是2002年通过收购Immunex获得了依那西普(Enbrel),该产品销售额多年位居榜首,2029年专利到期之时累计销售额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。


步入2010年,安进的产品数量开始逐渐丰富,研发管线也在不断切入新领域,包括:双抗、溶瘤病毒、生物类似药物、小分子抑制剂等。


主要在售产品


目前,公司已有20余款药物上市。2021年,公司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品种分别为地舒单抗(52.66亿美元)、依那西普(44.7亿美元)、阿普米司特(22.5亿美元)、培非格司亭(17.3亿美元)、达依泊汀α(14.8亿美元)。


其中,依那西普和培非格司亭市场受仿制药影响销售额均出现下滑。


地舒单抗是唯一一种靶向RANKL的单克隆抗体,与RANKL结合后可阻止激活破骨细胞表面的RANK,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与成熟,从而降低骨吸收,发挥抗骨转移作用。2010年,地舒单抗(商品名Prolia)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,几个月后Xgeva获批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,随后Xgeva适应症不断拓展。2022年第三季度,Prolia和Xgeva的销售额分别为8.62和4.95亿美元。


依那西普(Enbrel)是安进的超级重磅TNF抑制剂,随着山德士和Samsung Bioepis的生物仿制药Erelzi和Eticovo上市,Enbrel的业绩受到冲击。受仿制药冲击培非格司亭销售额在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了40%,下降幅度为主要在售产品之最。2022年第三季度阿普米司特销售额同比增长3%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644.png


图1 安进历年产品销售额(百万美元)情况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笔者预计,未来安进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,将来自PCSK9单抗Repatha、PDE4抑制剂阿普米司特、生物类似药以及2021年获批上市的KRASG12C抑制剂LUMYKRAS和TSLP单抗TEZSPIRE。


在研管线


安进目前的在研管线,主要涉及自身免疫疾病、慢性病,肿瘤三大领域,开展的三期临床管线除了已上市产品适应症的拓展外,多款有望成为重磅品种的新药也处于临床后期,如自身免疫领域治疗特应性皮炎的Rocatinlimab单抗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的IL-2融合蛋白Efavaleukin Alfa以及BAFF/ICOSL抗体-肽偶联物Rozibafusp Alf。


肿瘤领域新型靶向FGFR2的Bemarituzumab治疗胃癌的适应症也处于处于临床三期,安进还利用特色的BiTE技术平台在血液癌领域布局了多个双抗产品。


慢病治疗领域的siRNA药物Olpasiran在二期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结果,两款减肥药物AMG133和AMG786处在临床一期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648.png


图2 安进的主要在研管线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吉利德:抗病毒药物龙头


发展历程


吉利德成立于1987年,公司创始人为拥有医学博士学位的Michael Riordan,吉利德在创立之初,将研发重点聚焦在抗病毒新药,在抗病毒领域创造了多项第一,现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抗病毒药物龙头。


1996年,首款产品Vistide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,商业化表现不佳但是帮助公司获得新融资,支撑了公司后续的发展。


1997年,JohnMartin接任CEO,公司开启了并购之路,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

1999年,以5.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是自身三倍的NeXstar制药公司,获得的AmBisome成为公司未来两年主要的收入来源。


2003年,吉利德又以4.64亿美元收购了Triangle制药公司,获得了恩曲他滨。2004年,基于恩曲他滨开发的公司首个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药物Truvada,2006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美元,成为公司的现金奶牛,也奠定了公司在艾滋病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。


2011年,以110亿美元收购了Pharmasset,其治疗慢性肝病的药物Sovaldi以及复方制剂Harvoni的陆续获批,2015年吉利德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138.6亿美元,一跃成为全球制药巨头。


2017年,吉利德以119亿美元收购Kite Pharma,因此成为全球CAR-T疗法的领导者之一。


主要上市产品


目前,吉利德主要致力于病毒学、肿瘤学和炎症领域未满足的医药需求,自1987年以来吉利德已将超过25种创新药商业化。目前,吉利德绝大多数的收入贡献还是来自于HIV药物,约占60%。


2022年吉利德全年总收入为269.82亿美元,与2021年的270.08亿美元基本持平。HIV产品销售额为171.94亿美元(+5%),biktarvy达到104亿美元;丙型肝炎病毒(HCV)产品销售额为18.1亿美元(-3.8%);抗乙肝病毒(HBV)和抗丁型肝炎病毒(HDV)药物全年收入9.88亿美元,同比增长2%,增长放缓。瑞德西韦2022年销售收入39亿美元,同比下降30%。两款细胞疗法产品增势明显,Yescarta 2022年销售收入11.6亿美元(+66.9%),Tecartus实现2.99亿美元收入(+70%)。


未来,预计暴露前预防以及长效制剂将会是HIV市场的重要驱动力,每日的口服药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,Biktarvy有望持续引领市场,而2022年12月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半年注射一次的HIV长效注射剂Lenacapavir将会是吉利德业绩增长的新引擎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651.png


图3 吉利德历年产品销售额(百万美元)情况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布局肿瘤方向


抗肿瘤领域是吉利德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,在该领域目前主要有3款产品:Yescarta(CD19 CAR-T)、Tecartus(CD19 CAR-T)以及Trodelvy(TROP2 ADC)三款产品22年前三季度的合计收入已经突破15亿美元,2021年全年收入为10亿美元。


Yescarta被获批用于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,是全球第二款上市的CAR-T细胞疗法(2017年10月首次获批),2022年4月FDA批准了2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,目标人群增加了2万人。


Tecartus是吉利德上市的第二款CAR-T细胞疗法,于2021年10月首次获批,应用于套细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。随着细胞疗法线数向前推进,覆盖人群扩围,有望驱动销售额额告诉增长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655.png


图4 吉利德在CAR-T细胞疗法的布局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Trodelvy于2020年4月获得FDA批准上市,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靶向TROP2的ADC药物,2022年销售额为6.8亿美元。


目前,Trodelvy获批2L治疗三阴乳腺癌以及2-3L治疗尿路上皮癌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Trodelvy单药治疗有望成为2L+治疗的基础疗法。在1L治疗中ARC-10(domvanalimab(TIGIT)+zimberelimab(PD-1))受到关注,22年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吉利德宣布ARC-10与标准疗法Keytruda直接进行头对头比较,不再包含化疗组,2023年的数据更新将会对TIGIT产品的研发造成重要影响。


除了非小细胞肺癌,吉利德的研发管线还包括胰腺癌、结直肠癌、胃癌等领域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658.png


图5 吉利德在其他实体瘤领域的布局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渤健:

专注神经科学,

阿尔兹海默病新药带来转机


发展历程


渤健成立于1978年,创始人包括诺贝尔奖得主Walter Gilbert和Phillip Allen,全球最早专注于神经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。


1985年,JamesL.Vincent接任公司CEO后,对公司进行改革和转型,开始回购早期出售的专利技术,此后公司对外授权的产品开始陆续上市,包括乙肝疫苗、乙肝诊断试剂、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。


1996年,重磅产品Avonex(干扰素β-1a)获批上市,2002年销售收入就突破10亿美元,公司依靠Avonex实现了快速的成长,随后开始对外收购扩充管线,2003年与Idec合并,2007年从Neurimmune许可引进阿尔茨海默病药物Aducanumab。


近几年由于富马酸二甲酯、CD20产品销售分成以及诺西那生相继达到峰值,缺少接力产品,2019年营收开始下滑。2021年实现营收109.8亿美元,同比下降18.3%。


主要在售产品


目前,渤健在售的主要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、重组人干扰素β-1a分别同比下降49.2%和19%,只有富马酸地洛西美销售额增长迅速,同比增长540.6%。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营收仅为100亿美元左右。为此渤健在深耕多发性硬化的同时,也在生物类似药、脊髓肌萎缩症、AD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

表2 2021年渤健在售的主要产品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702.png

数据来源:兴业证券


在研管线


公司拥有领先的AD药物管线,2021年FDA批准Aducanumab上市,成为近二十年唯一获批的治疗AD的新药,但是因疗效受到质疑最终Aducanumab从欧洲撤市,解散销售团队惨淡收场。


渤健的另外一款Aβ单抗Lecanemab也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,根据公布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Lecanemab组患者18个月期间CDR-SB评分恶化速度减缓了27%,评分差异值为-0.451(p=0.00005),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,也达到了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水平、ADAS-cog14评分、ADCOMS评分、ADCSMCI-ADL评分等次要终点,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
2023年1月6日,lecanemab被FDA获加速批准上市,成为第二款获批上市的Aβ单抗。


渤健与Ionis共同开发的靶向Tau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BIIB080的二期临床研究也将在今年进行,此外AD领域在研的药物还有靶向O-GlcNAc的小分子药物BIIB113和Aβ单抗ATV-Amyloid-β。


除AD治疗领域的lecanemab,渤健的抗抑郁新药Zuranolone也有希望成为渤健业绩的新增长点,Zuranolone是一款口服抑郁症新药,每日一次,重度抑郁症适应症被FDA授予突破性疗法和快速通道资格,产后抑郁症适应症获得快速通道资格,2022年12月6日两项适应症已向FDA提交NDA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706.png


图6 渤健的主要在研管线(除AD)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再生元:

强大的技术研发平台,

持续创新


发展历程


在安进、吉利德还有渤健的发展史中,并购对业绩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,有些重磅药物就是依靠外部管线拓展得到的,比如:吉利德的恩曲他滨、渤健的Aducanuma。


再生元属于技术平台型公司、强大的技术平台使公司的研发效率更高、研发成本更低,外部企业积极与之寻求合作,公司即使在长期没有产品销售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自主发展。


再生元成立于1988年,创始人Leonard Schleifer此前是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年轻的神经学家,次年免疫学家George Yancopoulos加入。


1990年,在Science杂志上首次发表的文章,成为当年被引用最多的神经生物学领域论文,声名大噪,1991再生元成功IPO上市。


1995年,RoyVagelos加入再生元,RoyVagelos拥有丰富的研发和商业化经验,在RoyVagelos指导下,公司调整战略不在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领域,加强对细胞受体的研究并切入到其他疾病领域。


受益于公司强劲基础研发实力拥有Traps技术平台以及VelociSuite技术平台等实力出众的技术平台,外部企业积极寻求与再生元开展合作。


成立二十年之后,公司的首款产品列洛西普于2008年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罕见病Cryopyrin蛋白相关周期性综合征。


2011年,重磅产品阿柏西普(Eylea)获批上市,公司发展营收和净利润开始快速增长;2017年另一款重磅产品度普利尤单抗(Dupixent)获批上市,由赛诺菲负责商业化。


主要在售产品


再生元的营收主要包括产品销售和销售分成,2022年再生元实现营业收入121.73亿美元(-24%),其中新冠中和抗体REGEN-COV(罗氏拥有美国以外地区权益,2021全球销售额达75亿美元),今年全球销售同比下降77%,仅有17.69亿美元,去除新冠中和抗体REGEN-COV的影响,2022年再生元营收同比增长17%。


其中,重磅产品阿柏西普(拜尔负责美国以外地区商业化开发)2022年全球销售收入达96.47亿美元,同比增长4%,其中美国市场收入62.65亿美元(+8%,再生元独占);另外一款重磅产品度普利尤单抗(赛诺菲负责商业化),2022年销售收入全球销售额86.81亿美元,同比增长40%(2021年同比增长48.7%),增长速度令人惊叹。


除了度普利尤单抗之外,Praluent和Kevzara的全球销售权益都在赛诺菲手中,公司收取销售分成。再生元为了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,2022年6月以9亿美元从赛诺菲得到西米普利单抗(Libtayo)的全区独家权益,2022年西米普利单抗全球收入5.78亿美元,同比增长26%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710.png

图7 再生元历年产品销售额(百万美元)情况

图片来源:兴业证券


在研管线


度普利尤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靶向IL-4Rα的药物,由再生元和赛诺菲共同开发,目前已经获批用于治疗特异性皮炎、哮喘、慢性鼻-鼻窦炎伴鼻息肉(CRSwNP)、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(EoE)、结节性痒疹(PN)。预计23-24年慢性自发性荨麻疹(CSU)、慢性诱导性寒冷性荨麻疹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、慢性鼻-鼻窦炎不伴鼻息肉(CRSsNP)等适应症将会陆续获批,随着适应症种类不断增加和年龄段扩展,度普利尤单抗后续仍有强劲的增长动力,预计全球销售额将会突破130亿欧元。


此外,再生元将在2023H1递交阿柏西普8mg的BLA,该药物最大的优势在于注射频次减少,预计2023年下半年获批上市,将进一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。


围绕西米普利单抗,再生元已开展多项临床试验,其中与LAG3单抗Fianlimab联用一线/辅助治疗黑素瘤已经进入临床3期。


在血液病领域Odronextamab(CD20/CD3)和Linvoseltamab(BCMA/CD3)两款双抗产品预计2023年递交BLA。Odronextamab用于治疗复发/难治型滤泡性淋巴瘤(R/RFL)患者,已经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。Linvoseltamab用于治疗复发/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(R/RMM),目前关键二期临床已经全部完成入组。


微信图片_20230220092714.png


图8 再生元的研发管线

图片来源:再生元官网


国内Biotech何去何从?


通过对安进、吉利德、渤健还有再生元4家头部Biopharma的发展史、主要在售以及在研产品、专注领域等复盘,我们可以发现如果Biotech想要成功转型Biopharma可能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:


管理团队多元化,出色的科学家是公司产品研发的基石,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让公司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。新药研发风险极大,领域内出色的科学家能够稳固团队,增加投资人信心。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制定开发策略,优化资源配置,来获得最大的市场效益。渤健和再生元的创始人均为领域内优秀的科学家,创立初期商业都不是很成功,JamesL.Vincent对渤健进行彻底重组和改革,公司迎来生机,GeorgeD.Yancopoulos的加入让再生元不局限于神经领域,认清了自身优势找到新的发展方向。


优秀的自身造血能力(技术、对外合作、授权等)和持续获得外部资金(优秀的融资能力)维持公司发展。长期以来新药研发有个规律就是十年十亿美金,上面几家biopharma从成立到首款产品上市大约需要十年时间,再生元因为拥有强大的技术平台,很多外部公司积极寻求合作在成立之后的20年期间没有产品上市但仍然可以独立自主发展。安进将EPO的部分适应症权益转让给强生,度过早期危机。吉利德首款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但是通过Michael Riordan优秀融资能力带来了2.5亿美元。国内Biotech企业在发展初期可以通过快速跟进策略,缩短研发周期,建立一定的造血能力。


专注于解决重大未被满足需求(差异化),重磅药物能够带来持续现金流,加速转型为Biopharma。安进的“红药”与“白药”、吉利德的抗丙肝神药、渤健的重组人干扰素、再生元的阿柏西普,都是企业研发的先进奶牛。对于国内企业要想长远发展,还是需要源头创新,开发FIC或者BIC类的药物,才能进入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参与全球竞争,在国内参与医保谈判时也将获得更高的合理价格。


善于借助外部研发力量,成功的交易和并购快速拓展管线和业务。有句俗语:独木难支。单靠自身力量发展成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、更大的风险。成功的交易和并购的背后是企业独到的研发见解,超前的布局思路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,也是公司和管理层能力的提现。安进2002年通过收购Immunex获得了依那西普的权益,该款产品销售额2021年销售额仍超过40亿美元;吉利德2012年以110亿美元收购Pharmasset获得了治愈慢性丙肝神药,使得公司一跃成为制药巨头。


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
医药研发猎头  医疗行业猎头  医药猎头网  医院猎头  医疗器械猎头  广州大学兼职网 
电话:400-8098-313
版权所有 (C) 2003 迪医信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
人才许可证: RC1312407  京ICP备15007661号-2
迪医猎头 迪医猎头网 医药猎头 医药猎头公司 北京医药猎头公司 上海医药猎头公司 广东医药猎头公司